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深圳设施农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07632号
港知识产权协同突破:香港创新主体首享专利快速预审
2025年6月30日,全国首个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利快速预审服务正式落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率先将专利预审服务延伸至香港创新主体,标志着深港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此举不仅为香港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开辟了专利保护“绿色通道”,更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助力香港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一、政策突破:首设面向香港的专利预审“专窗”
此次开通的专利快速预审服务,是深圳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国知识产权领域对港合作的里程碑式探索。根据政策规定,香港符合条件的创新主体可通过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交专利申请,享受“优先审查、快速授权”的专项服务。这一机制的核心优势在于:
1.缩短审查周期:传统专利申请流程通常耗时较长,而通过预审服务,审查周期可大幅压缩,最快数月内即可获得授权,显著提升创新成果的保护效率。
2.降低维权成本:预审服务帮助香港主体快速获得内地专利授权,避免因审查滞后导致的技术泄露或市场抢占风险,为其布局内地市场提供制度保障。
3.深化规则对接:通过引入内地成熟的专利预审经验,推动粤港两地知识产权规则互联互通,为跨境创新合作提供标准化服务框架。
二、战略意义:深港协同与国家发展大局的双重驱动
(一)服务国家战略,畅通创新要素流动
香港作为国际创新高地,汇聚全球科研资源与高端人才,但其科技成果在内地转化常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周期长、规则差异大等难题。此次专利预审服务的开通,正是针对这一痛点精准施策。通过打通深港知识产权保护通道,香港创新主体可依托深圳完善的产业链与市场化能力,加速技术落地;同时,内地企业也能通过香港的国际化平台拓展海外市场,形成“双向赋能”的创新生态。
(二)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关键支撑。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近年来通过构建新能源、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珠宝加工四大领域的专利预审体系,累计完成预审案件5.7万余件,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此次将服务范围扩展至香港,不仅提升了大湾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水平,更通过制度软联通强化了区域创新一体化。
(三)强化香港“超级联系人”角色
香港创新主体通过专利预审服务快速布局内地市场,可进一步发挥其连接国际创新网络的桥梁作用。例如,港企可将海外先进技术通过深圳预审通道迅速本土化,再辐射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同时,内地企业亦可借助港企的全球资源实现技术出海,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良性循环。
三、服务机制:精准对接需求,优化全流程管理
为确保政策实效,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针对香港创新主体的特点制定了多项配套措施:
1.备案制准入:香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需完成注册备案,审核通过后方可享受服务。目前已有多家重点机构完成登记,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
2.分类审查提速:针对香港申请的专利,设立专项审查小组,结合深圳既有的四大产业预审经验,对符合产业导向的技术方案优先处理。
3.全链条服务:除预审外,还提供专利导航、侵权预警、法律咨询等配套服务,帮助香港主体全面提升内地知识产权布局能力。
四、实践基础与成效:从试点到全面升级
深圳与香港的知识产权合作早有铺垫。2023年,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启动香港申请人内地发明专利优先审查试点,全年推荐82件专利申请进入快速通道,为政策全面推广积累了经验。此次政策升级后,服务范围从“优先审查”扩展至“预审”,覆盖专利申请的更早阶段,进一步前置保护关口。
数据显示,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处理专利预审案件超5.7万件,平均审查周期缩短约70%。这一成熟模式为香港创新主体提供了可预期的服务标准,也为后续更多大湾区城市接入预审网络奠定了基础。
五、未来展望:打造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标杆
(一)深化规则对接与跨境协作
未来,深港两地或将进一步统一专利审查标准,探索建立跨境联合审查机制,同时推动商标注册、版权登记等知识产权全品类服务的互通。
(二)拓展服务领域与覆盖范围
目前预审服务聚焦四大产业,下一步可考虑纳入河套、前海等深港合作区的前沿技术领域,如元宇宙、量子计算等,并逐步向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延伸。
(三)强化国际化服务能力
借鉴香港国际化优势,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可探索与欧美、东盟等地区的知识产权机构合作,为深港企业提供全球专利布局支持,助力中国技术“出海”。
结语
全国首个面向香港的专利快速预审服务,是深港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制度创新实践。通过缩短专利授权周期、降低维权成本,这一政策不仅为香港创新主体注入发展动能,更推动了粤港两地从“物理叠加”向“化学融合”的转变。未来,随着规则对接深化与服务能级提升,深港知识产权合作有望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引领国际创新规则制定的典范样本。
** 联系我们 **
项目部部长 朱攀 13927429073
深圳市设施农业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为您提供免费咨询服务,服务内容涵盖专利孵化运营、维权援助、纠纷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