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会员登录
深圳市设施农业行业协会
  •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简介
    • 协会章程
    • 组织架构
    • 协会领导
    • 专家智库
  • 政策法规
    • 国家政策
    • 地方法规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时政要闻
    • 知识产权工作站
    • 乡村振兴
  • 项目服务
    • 标准建设
    • 教育培训
    • 创新发展
    • 体系认证
    •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 加入协会
  •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简介
    • 协会章程
    • 组织架构
    • 协会领导
    • 专家智库
  • 政策法规
    • 国家政策
    • 地方法规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时政要闻
    • 知识产权工作站
    • 乡村振兴
  • 会展资讯
    • 行业沙龙
    • 行业论坛
    • 国内展会
    • 国际展会
  • 项目服务
    • 标准建设
    • 教育培训
    • 创新发展
    • 体系认证
    •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 会员中心
    • 会员大会
    • 会员风采
    • 核心成员
    • 会员名录
  • 加入协会
    • 入会申请
    •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时政要闻
  • 知识产权工作站
  • 乡村振兴

会展资讯

  • 【定档07月03日】 2025第五届生物光照技术论坛
  • 破局渔业未来!2025深圳渔博会论坛及活动亮点全
  • 邀请函 | 2025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
  • 【活动通知】2025麻类产业沙龙(第16场)
  • 智慧渔业沙龙暨乡村振兴技能公益培训成功召开
  • 荷兰&德国商务考察:解锁农业科技与大麻产业
  • 2025 年德国柏林大麻展-Mary Jane Berlin
  • 优质农产品进口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会成功

知识产权工作站

知识产权应知应会(三)
来源:未知作者:SFAA日期:2024/05/09 浏览:

知识产权应知应会(三)

 

在设施农业领域,商标不仅是企业品牌的核心标识,更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商标抢注、侵权等问题频发,企业若忽视商标保护,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品牌价值贬损甚至法律纠纷。本文通过典型案例解析,为农业企业提供商标保护的关键策略与实务指引。  

 

一、商标保护的重要性:从“绿丰田”商标抢注案说起

 

< 案例背景 >

 

江南乡村的小农场主冯义斌经营有机肥料品牌“绿丰田”长达五年,凭借产品的高效环保特性,在当地积累了良好口碑。然而,由于未及时注册商标,该品牌被大型农业企业恒农集团抢注。恒农集团随即要求冯义斌停止使用“绿丰田”商标,并威胁起诉侵权,导致其客户流失、经营陷入危机。  

 

< 法律焦点 >  

 

根据《商标法》,商标注册遵循“申请在先”原则,但若存在恶意抢注行为,在先使用人可依据“在先使用权”主张权利。冯义斌的代理律师徐明宇通过提交销售记录、市场推广资料及消费者认知调查,证明“绿丰田”在抢注前已形成稳定的市场影响力,最终法院认定恒农集团恶意抢注,裁定其商标无效,并支持冯义斌继续使用和注册该商标。  

 

** 启示 **  

 

1. 及时注册:商标注册应早于市场推广,避免被抢注风险。  

 

2. 保留证据:保存产品宣传资料、销售合同、参展记录等,作为在先使用的关键证据。  

 

3. 监控市场:定期检索商标注册信息,发现抢注行为立即启动异议或无效程序。  

 

二、商标侵权的常见类型与应对策略  

 

1. 直接侵权:仿冒与混淆  

 

< 案例:恒农集团恶意抢注案 > 

 

恒农集团不仅抢注“绿丰田”,还批量注册其他地域性农业商标,试图通过商标壁垒垄断市场。其行为被法院认定为“恶意注册”,最终承担不正当竞争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商标法》第32条明确禁止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2. 间接侵权:销售与宣传中的商标滥用  

 

< 案例:“小米派”商标侵权案 > 

 

某电商销售平板电脑时使用“小米派”作为商品标题,被判定为商标侵权。法院指出,商品标题中使用他人商标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构成商标使用行为,需承担行政及民事责任。  

 

应对策略:  

 

- 规范宣传用语:避免在商品名称、广告语中直接使用他人商标。  

 

- 供应链审查:确保合作方具备合法授权,避免销售侵权商品。  

 

三、农业企业商标保护实务指南

 

1. 商标布局:多维度注册与防御性策略  

 

- 核心类别注册:农业企业需重点注册第1类(肥料、土壤改良剂)、第29-31类(农产品)及第35类(销售服务)。  

 

- 防御性注册:注册近似商标或关联类别,防止他人“搭便车”。例如,“绿丰田”案后,冯义斌注册了“绿丰田+”系列商标,形成品牌护城河。  

 

2. 维权路径:行政与司法双轨制  

 

- 行政投诉: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侵权行为,快速制止侵权并获取行政处罚证据。  

 

- 司法诉讼:通过民事诉讼索赔,或对恶意抢注提起商标无效宣告。深圳法院在“绿丰田”案中创新采用“商标无效宣告+不正当竞争诉讼”组合策略,高效维护权益。  

 

3. 合同管理:规避合作风险  

 

- 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委托设计、代工等合同中需约定商标、版权归属,避免纠纷。例如,某雕塑设计合同中明确版权归委托方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其他项目。  

 

- 保密协议:与供应商、员工签订保密协议,防止商业秘密泄露导致商标价值受损。  

 

四、典型案例深度解析:从“耗子尾汁”到“钜记饼家”  

 

< 案例1:“耗子尾汁”商标抢注风波 > 

 

网络热词“耗子尾汁”被多家企业抢注,但因涉及名人姓名权(马保国),部分申请被驳回。此案凸显商标注册需兼顾《商标法》与《民法典》对姓名权的保护。  

 

< 案例2:澳门“钜记饼家”维权案 >

 

澳门老字号“钜记”在内地遭珠海企业仿冒,法院认定侵权方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判赔50万元。此案体现对跨区域知名品牌的司法保护力度。  

 

< 案例3:深圳“禧六福珠宝”侵权案 > 

 

深圳某公司使用“禧六福珠宝”攀附香港“六福珠宝”商誉,法院判赔500万元,创同类案件赔偿纪录,彰显对恶意侵权的高压打击。  

 

五、总结:商标保护是农业品牌化的基石  

 

农业企业的品牌化进程中,商标是连接产品与消费者的核心纽带。通过“绿丰田”“钜记饼家”等案例可见,商标保护需企业主动布局、法律精准维权、政府强力监管三方协同。建议企业:  

 

1. 建立商标管理制度:专人负责注册、监控、维权全流程。  

 

2. 借助专业机构:与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律所合作,提升保护效率。  

 

3. 参与行业协作:加入农业商标保护联盟,共享监测与维权资源。  

 

商标保护非一日之功,但每一次成功的维权都是对品牌价值的捍卫。唯有将商标战略融入企业发展基因,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联系我们 **

 

项目部部长 朱攀 13927429073  

 

深圳市设施农业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为您提供免费咨询服务,服务内容涵盖专利孵化运营、维权援助、纠纷调解。


上一篇:知识产权应知应会(六)
下一篇:知识产权应知应会(四)
相关文章
  • 2025-08-202024年第11期乡村振兴强技兴业技能培训公
  • 2025-08-04成功召开2025年第12期乡村振兴强技兴业技
  • 2025-07-222025年第12期乡村振兴强技兴业技能培训公
  • 2025-07-07炎陵黄桃维权胜诉,地理标志侵权纠纷当
  • 2025-07-05深港知识产权协同突破:香港创新主体首

关注公众号

  • 电话:0755-23766190

  • 邮箱:2408974409@qq.com

  •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三路28号海关大厦1709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深圳设施农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07632号